学校主页 | 设为主页

农大好故事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农大好故事 > 正文

【农大好故事95期】让农民的期望成为奋斗的“梨想”

发布时间:2022-03-01 浏览次数: 作者:

【农大好故事95期】让农民的期望成为奋斗的“梨想”

——记“互联网+”首金历程中的农大人

18EC8

在第七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的舞台上,经过激烈角逐,我校园艺学院2017级博士生李刚、2018级本科生于新乐带领团队凭借《梨想——梨果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》项目,历史性地斩获全国总决赛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金奖。

本届大赛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全国共设54个金奖。此次获奖,是我校同时也是河北省历史上首次在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金奖。

2017、2018我校连续两年承办河北省“互联网+”大赛,学校创新创业氛围浓厚,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持续高涨。红旅项目立足我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特色,顺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科建设方向,成为备赛的重点和亮点。《梨想》项目团队是以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张玉星教授为首,由我校19名教师和博硕研究生、本科生34人组成的师生团队。项目以实现精准扶贫、推动乡村振兴为时代背景,以邢台威县10年梨果发展历程为产业背景,在我校“一道路两精神”的指引下,通过许建锋、张佳景等指导教师精心设计,讲述了农大人坚守强农梦想的“红旅”情怀。

使命在肩,有担当的农大人

威县是刘伯承、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生活过的革命老区,但曾一度贴着“农业大县”“工业小县”“财政穷县”的标签。2010年,团队接到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梨体系“省力化栽培技术与模式”研究任务。那时,刚刚进入河北农大园艺学院的学生李刚、赵曙良、许腾飞带着对专业的憧憬加入了梨博士团队,跟随指导教师张玉星、许建锋开启了躬耕梨栽培技术的研发道路。团队与原河北省林业局曲宪忠等省内外知名果树专家组成“科技智囊团”,探索适于威县的“三新四化”栽培模式,并按照工业化生产理念,制定了绿色A级梨生产技术标准,有力推动了中国梨栽培由落后模式向现代化模式的转变。团队成员赵曙良回忆刚到威县时,做土地资源调查一走就是一个月,每个人除了背着各种调研材料和工具,还背着锅和菜,饿了就在山坡上煮饭吃,吃完继续赶路调研。项目路演人李刚回忆说:“搞研发那几年,是真苦,但看着威县的贫困状况,确实不忍心离开。回到学校写总结、查资料、编方案、做试验,又惦记着快点回去,早日把梨园建起来,威县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乡。”截止2018年,团队帮助威县建成标准梨园10万亩,梨树种植让老百姓过上了“流转土地挣租金、入园打工挣薪金、入股分红挣红金”的“三金”生活,彻底摆脱了贫困。这一年,“四化”模式开始在全国推广,目前已辐射到26个省份,建成现代化梨园50余万亩。河北省近10年来的新建梨园,90%以上都使用了这项成果。近10年,3285天,梨想团队用技术耕耘梦想,用汗水坚守信仰,担当了“太行山道路”赋予农大人的使命。

青春领航,勇创新的农大人

梨花白,梨果香,梨农脱贫奔小康。但如何巩固脱贫成果,蓄积助“威”奔小康的科教力量,教师许建锋接过了创新服务的大旗。将教育与产业、师生与农民对接,组建了以园艺专业2016级、2018级本科生刘东亮、于新乐为核心的公益创新服务队伍,开启了项目在引领教育、公益造血、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传承探索。项目依托专业实习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,每年吸纳在校生30-50人加入服务团队,构建了博士带硕士、硕士带本科生的担当传承久效机制,夯实了项目自身的成长力和辐射力。团队学生身体力行,变身成了“老师”,博士主抓技术指导与资源对接,硕士主攻农民培训,本科生负责电商运营和特色活动,通过引入教育,形成了造血式帮扶,有效解决了脱贫后的返贫问题。团队成员刘东亮感慨地说:“驻村日子比学校生活要辛苦很多,累了病了大家就相互打气,想想‘崇德、务实、求是’校训,既然学了农,就把事儿做实,对自己、对学校、对农民都有交代。” 一批批梨想人通过重走太行路、奋斗脱贫路、共建致富路,从中受到了思想洗礼,提升了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

凝心聚力,同奋斗的农大人

《梨想》的成绩离不开协作与互助。在实践一线,专业教师与一批批学生帮助农民建设果园、掌握技术、整合资源,进行产业升级;在竞赛一线,团队连夜讨论、总结、制作参赛材料。“这样高强度地脑力体力运转离不开团队的合理分工与配合”,项目负责人于新乐说,“核心成员把控项目逻辑,PPT、视频制作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各司其职,围绕阶段重点进行动态调整”。国赛现场赛前,团队自觉成为了李刚的陪练,对语速、表情、手势、语句、措辞进行全方位地同步迭代。双创中心出谋划策,聘请企业导师围绕项目逻辑、内容凝练、模式构建提出建议,指导成员在众多科研数据资料中凝练内容主线。指导教师张佳景围绕“红色筑梦”主旋律,制定讲述逻辑,设计语言细节,讲项目的同时渲染出农大人“用青春奉献农业”的感人历程。多部门搭台互助,众多师生幕后担当, 形成了我校双创工作发展中新的里程碑。回首这段扛旗奋斗的日子,李刚感慨:“虽然头发越来越少,但是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了乡村振兴队伍,觉得值了!”

接续奋斗,有传承的农大人

“我们的理想是振兴祖国的梨产业,在乡村振兴的舞台留下我们农大人的影子”,这是项目路演的结束语。如今的威县,梨树多了,风沙小了,村庄美了,百姓富了。没事到梨园里去转一转,就跟城里逛公园一样。曾经参与威县建设的200余名梨想人,毕业后也留在了农业发展领域,带着农民的期望,在甘肃、陕西、山西等地奉献着光和热,用自己的一生事业去践行“艰苦奋斗、甘于奉献、求真务实、爱国为民”的“太行山精神”。

采访最后,团队成员说:“儿时的梦想是走出又穷又偏僻的山沟,向往城市里的高楼大厦。如今,学有所成之时,我们的理想就是回到有山有水的家乡,一起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!真心感谢学校领导、学院和部门领导的高度关注,企业导师的创业引领,指导教师的用心陪伴,同学们的不离不弃,这个大家庭是我们心底最深的温暖。梨想人会用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,一代一代传承下去,在更多领域开花结果。”

团队用10年经历在全国舞台上讲述了农大故事,而这故事是无数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,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农大人的缩影;是无数在精准助农、人才支农、科技强农中默默付出的农大人的缩影。

11A2B

团队成员集体研讨项目

177A7

李刚(左)、于新乐(右)带领团队斩获金奖